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五粮液涨价姗姗来迟 一线白酒企业涨价潮落幕
发布日期:2010/1/1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Linda 阅读次数:2134次

    白酒旺季已至,一线白酒品牌自贵州茅台(600519.SH)去年12月6日,率先竖起涨价大旗后,水井坊、山西汾酒(600809.SH)、洋河等纷纷效尤,迎来白酒业“涨声”一片,新年伊始,五粮液(000858.SZ)提价似乎珊珊来迟。

  1月15日夜,五粮液在深交所发布公告称,从1月16日起,对“五粮液”酒产品出厂供货价格进行适当调整,上调幅度8.5%-10.3%。

  关于涨价原因,公告称,根据近期经济形势和公司生产经营以及“五粮液”酒的供需状况、市场表现等多种因素综合调研论证。

  “这轮白酒涨价风潮,实际上是2009年8月1日以后,白酒消费税新政策实施以来,企业成本增加向市场延伸的滞后表现。”白酒业专家袁野指出。

  早在去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8月1日起白酒消费税调整保持税率不变,但是将税基提高至出厂价的50%至70%,其中对规模较大和利润较高的大企业原则上提高至60%至70%。这一调整超出市场此前普遍预期的50%。当时,业界就盛传白酒生产企业欲将《管理办法》给其带来的多余成本转嫁消费者。

  然而,面临当时金融危机和国家禁酒令的双重压力,高端白酒消费也出现持续降低,因此,那个时候谁也不敢贸然以丢失市场份额为代价来轻言提价。

  五粮液董秘彭智辅曾告诉记者,为了降低增加的成本,目前正着手做的工作是利用五粮液的规模优势,在降低成本上大做文章,比如增加节能减排的投入,加强内部生产管理,以及对原材料进货的管理,摊薄成本。水井坊董事长黄建勇曾向记者透露,公司将试图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的方式,不断增强二线产品的销售来提高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由于前述原因,消费市场出现下移,以老白干酒(600559.SH)、酒鬼酒(000779.SZ)、红星二锅头为代表的中档名酒反而在9月前后价格上调,其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出现较大增长。

  “如今旺季到来,一线白酒企业将沉寂了数月的能量借机释放出来了。”袁野说,“但是由于茅台和五粮液在白酒行业绝对的优势地位,因此其他名酒品牌对此还在持观望态度。”

  据悉,自2009年12月6日,茅台率先通过公告形式,宣布2010年起平均上调茅台酒出厂价格13%,随着茅台发点,其他一线品牌更是伺机而动,上调幅度均超过10%。

  “而今,五粮液在经过了多事之秋的2009年过后,一切归于正轨,如今上调价格虽珊珊来迟,但至少给白酒企业这轮涨价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袁野如是说。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五粮液信披四宗罪:141名投资者告赢五粮液获赔千万 [2014-10-14]
反腐重击五粮液:代理商深陷困境 银基巨亏10亿 [2014-08-08]
五粮液财务风险积聚隐忧:票据结算充斥上下游 [2013-10-11]
五粮液和泸州老窖被指一年偷税近10亿 [2012-11-22]
五粮液16口明代酒窖所有权争议 酒窖竟是租的? [2010-04-20]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