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盐改时间表或年内出台
发布日期:2010/5/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Linda 阅读次数:2056次

    盐业改制进程在两会后虽然不再沸沸扬扬,但却依然在稳步推进。

  4月27日至29日,在中国化工网主办的首届中国盐碱经济合作高端峰会间隙,国家发改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盐业改制的时间表年内应该能够出台,预计过渡期为两年左右。”

  一直以来,维护食盐专营的人士认为这一制度是保障民生的底线。但上述人士指出,“盐业专管和专营不是同一个功能。专管是为保证质量、保护公众健康,就是政府行为。专管不需要专营来保证,专营是企业行为。

  在这位发改委人士看来,专营是一种切割利益的手段,但盐业专营并没有专营的必要。

  “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研究等行业长时期实行专营。一是限制该行业的过度发展,而是用税收手段限制其超额利润,三是避免巨额利润落入利益集团之手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盐业不具备烟酒等行业的获利能力,盐是生活必需品,收入和价格弹性不大,烟酒是奢侈商品,收入和价格弹性较大,因此盐业无专营之必要。”上述人士说。

  中国工业盐电子交易市场总监张玉建也认为,取消食盐专营体制,食盐、农牧渔用盐及小工业盐市场放开,盐业市场将呈现用盐企业、盐业公司、社会投资人、食盐和小工业盐用户的多方角力市场。

  以山东为例。记者了解到,山东为北方海盐主产区,其海盐产能为2400多万吨,占了全国三盐总量的1/3。而山东潍坊年产原盐1600多万吨,占全国三盐总产量的1/4,占了海盐生产比例的55%以上。

  但潍坊地区原盐生产厂家呈现“多、散、乱、小”的生产经营格局。潍坊地区大大小小的盐场近4000家,每家3-5个盐场主不等,约有近万人参与经营管理,思想也难以得到统一,并且每家盐场年产能力大的也就是1万-2万吨,小的仅仅4000吨-5000吨。

  同时,上述发改委人士还认为,专营对消费者也不利。任何垄断和专营理论上说都对消费者不利。除去缺乏竞争导致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难以继续提高外,价格上消费者也会承担额外的支出。

  此前有数据显示,盐业公司从制盐企业购盐的平均价格为400到500元/吨,其中加碘的成本只有20-25元/吨,但盐业公司平均批发价格为1500-2000元/吨,整个批发销售环节的价差高达4倍。

  但取消盐业专营并不意味着盐业改制万事大吉。

  张玉建同时表示,“盐业体制放开以后,谨防国外资本进入中国盐业,避免出现国外资金垄断行为的产生,控制中国盐业定价权,因为中国全年年产量仅为7000多万吨,按300元/吨计算,仅需要210亿的资金,核算成美元仅仅需要30多亿美元就可以实现,因此更应该盐碱经济体制联合起来,合理掌控国内盐业资源,促使国内盐碱行业趋向合理化。”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食盐专营改革不能拿公共利益作“挡箭牌” [2013-03-01]
传盐业体制改革正在制定 食盐价格可能先降后升 [2010-01-14]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