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国资委批央企投资过大偏离主业 国有资产风险加大
发布日期:2013/8/22 来源:北京商报 编辑:Gary 阅读次数:3247次

  在上半年中国经济艰难爬坡之际,央企却走出了一条利润双位数增长的曲线,仍然扮演着国民经济“顶梁柱”的角色。不过,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日前在谈及上半年央企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时表示,部分企业投资规模过大,偏离主业或产业链过度延伸,低效无效资产的规模明显偏大。

  据了解,2006年3月,国资委向各央企发出《关于推进中央企业与湖南省企业开展对接合作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随后,甘肃等省份纷纷效仿。2010年和2011年,央企与省级地方政府对接合作达到了高潮。山西、安徽、贵州、云南、福建、广东等省份与央企全面接洽,央企与各省份的投资项目动辄千亿。据此前媒体统计,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央企在地方投资披露总额分别为2.81万亿元、5.12万亿元和11.38万亿元,都呈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表示,央企投资的都是能源、基建等领域,所需资金很大,加上在经济放缓背景下,各地为拉动经济增长,纷纷推出一些大规模投资计划吸引央企,造成近年来央企投资规模不断增大。

  除了央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外,部分企业热衷发展副业。近年来在金融、房地产、酒店等行业都能看到不少央企的身影,据国资委此前披露,截至2008年10月底,68家央企涉足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浮亏114亿元,当时国家只批准31家企业有资格从事境外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其中央企只有16家,大多数央企并不具备直接从事境外衍生产品投资的资格和条件。

  在房地产领域也是如此。早在2010年国资委就要求,除已确定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在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但最后不了了之。

  “从企业发展角度讲产业链扩展无可厚非,但现在一些央企发展副业或延伸产业链带有一定投机性,容易加大国有资产风险,由于央企在规模、资金上都有优势,贸然进入一些行业,可能会加剧泡沫化。” 徐逢贤说。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国资委专家:国有工业企业税负为其他企业2.6倍 [2015-01-05]
国资改革或设新领导机构 受中央直接领导 [2014-10-28]
央企新兴际华年营收2000亿 40多年不给领导配车 [2014-09-04]
国企高管贪腐戏法:大老虎小苍蝇抱团侵吞国资 [2014-08-27]
地方国资改革启动7万亿盛宴 近40上市公司停牌 [2014-08-21]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