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上市
国资委官员:央企亏损并非自身不努力
发布日期:2013/7/1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辑:Gary 阅读次数:2192次
 

    针对去年A股十大亏损企业中有4家央企的说法,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副局长廖家生昨日(11日)在“2013年中国资本高峰论坛”上回应,业绩不佳并非央企不努力,原因在于多数央企集中在利润率较低的传统行业,而钢铁等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不过,他也承认,亏损的根本仍在央企自身。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央企缺乏灵活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在产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积累的问题集中显现。

    廖家生表示,去年央企业绩仍可圈可点。2012年央企整体利润总和同比增长2.5%,上缴税收增长10.3%。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300多家,净资产收益率11.2%,比整体上市公司8.5%的水平高出2.7个百分点,比A股主板和中小板平均水平高出3.6个百分点。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局副局级监事、中国上市公司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孙庆红在会上表示,如果扣除金融类上市公司,2012年A股上市公司利润较2011年下降逾10%。

    廖家生进一步分析,其中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利润下降3.8%,从数据来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业绩比A股整体上市公司的业绩好。

    但为何仍有企业出现巨亏?廖家生否认央企不努力的说法,称“去年央企为了实现稳增长的目标,采取了十分严厉的降本增效措施”。他认为,大量集中在毛利率很低的传统行业以及产能严重过剩是央企亏损的两个重要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仍是央企自身缺乏灵活有效的应对措施。

    数据显示,2012年A股上市公司十大亏损企业中,钢铁、有色行业占了七家,这两个行业正是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但廖家生强调,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不能没有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这些行业的持续发展首先要产业转型升级,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在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的同时进行政策配套,转变传统的靠增量投入的发展思路,盘活存量资源,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他还提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管理是当前改革的主要问题。“多数国有企业都通过改制上市,完成转身后就没有什么可改的。”他认为,包括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应当成为当前改革的主要课题。

    廖家生认为,当前国有企业面临最迫切的问题是经营成本持续攀升,在产品和服务价格下降、企业盈利空间缩小的双重挤压下,央企需要改变过去粗放经营的模式。

    来自央企的代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刘运则表示,现在企业投资越来越大,但要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越来越难。

    “投资或者说投资到非常有利润的行业、项目越来越难,企业有的时候很困惑。”刘运说,“现在有人说,‘这种情况下不投资是最好的投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作为企业来说,投资很难停下来。”

    在刚刚公布的财富全球500强榜单中,中石化排名第四,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一,但“企业已经很大了,是不是很强?”刘运认为,中石化现在的盈利能力还远远不够,新的投资必须保持固有的回报率,而不能盲目追求大。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中铝累计亏损超118亿 葛红林构思做加减乘除 [2015-01-21]
央企中材陷入钢贸噩梦 旗下上市公司坏账高达7亿 [2015-01-09]
接地气的CFO,看他们如何华丽转身 [2015-01-01]
2015年国资国企改革加速度:将面临七大主要任务 [2015-01-06]
国资委专家:国有工业企业税负为其他企业2.6倍 [2015-01-05]
关键字搜索:
企业上市
上市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上市业务探讨
企业上市资讯
股权投资资讯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