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西部,西部,向西部挺进
发布日期:2007/8/3 来源: 编辑:Jerry 阅读次数:2309次
[打印]

    提起中国西部,人们很自然会想到西藏的布达拉宫、新疆的天池、甘肃的敦煌、西安的兵马俑、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西双版纳、贵州的黄果树、重庆的三峡……曾几何时,杭天琪的一首《黄土高坡》唱响了多少人的西部梦。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一个西部大开发的雄伟交响序曲奏响了。

        西部潮(一)

        交通部:公路建设投资重点将向西部转移。从2000年开始,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安排和投资重点将向西部地区转移。目前,交通部正在抓紧制定西部地区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加快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为推进西部全面开发打好基础,当好先行。各地交通主管部门也根据交通部的要求,制定本地区公路发展规划,研究具体措施。

     铁道部:西部铁路新线建设仍是重点。继1999年12月南疆铁路全线胜利铺通后,铁路部门将重点加快青藏线、内昆线、西康线等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速度。据了解,按照中央的要求,铁道部正着手组织力量研究进一步加快西部铁路建设的具体措施。

        国土资源部:为西部开发提供依据。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土资源部将抓紧进行西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环境地质的调查评估,科学编制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整治规划和专项规划,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依据。

        国家林业总局:西部林业将成为林业建设的战略重点。在国家林业总局新近出台的未来十年林业建设规划中,西部林业建设被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根据这项规划,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将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十年将投资1000亿元,通过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等有效措施,加大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力度。

        国家开发银行:将在中西部地区新设5家分行。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国家开发银行将在中西部地区的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兰州、太原和昆明新设5家分行,届时,国家开发银行在中西部地区的分行数目将达到19家。截至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在中西部地区贷款数额已达380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70%,预计今后在中西部地区的贷款额将逐年增长。

      ……

     西部潮(二)

        赖炳荣,摩托罗拉(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作为世界知名企业的大中华区主管,尽管业务十分繁忙,但这半年来却频频飞往四川,在秘书小姐为赖炳荣制定的日程表上,仅1999年下半年就有4次赴四川的行程安排。赖炳荣说:"中国西部市场潜力巨大,跨国公司不会放弃这里的市场和诱人的投资回报。"于是,一项投资达3亿多美元的电子产品生产项目就这样落户到了成都。

        这些年来,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的名气越来越大,移动电话和掌上电脑等产品也是不断出新,不仅中国老百姓妇孺皆知,而且公司利润也呈直线上升趋势。尽管如此,摩托罗拉公司对扩大中国的投资仍是十分慎重,除了北京、天津的两家生产厂外,摩托罗拉很难再下决心把下一笔投资放在何处。

        按照摩托罗拉公司的规划,到2000年,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将要达到20亿美元左右,但到了1999年,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仍只有13亿美元左右。但是,就在赖炳荣几次飞往四川之后,摩托罗拉公司新闻发言人就向社会宣布: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大,投资重点将是中国西部的四川省。就在四川这笔3亿多美元的项目刚刚落实之后,摩托罗拉公司又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下一个西部项目了。

        英国的比利顿公司是一家世界知名的稀有金属冶炼公司。在经过了近3年的艰苦谈判之后,来自西部边陲的云南兰坪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已与英国比利顿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将投入巨资联合开发世界级的兰坪铅锌矿。根据协议,中英两家公司将合作建设一座年产锌锭20万~25万吨,集采、选、冶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铅锌厂,这家铅锌厂将是云南省迄今为止引进外资规模最大的企业。据有关人士透露,之所以比利顿公司能与云南达成协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比利顿公司看中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前景。

        也许受了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鼓舞,除了摩托罗拉、比利顿等大公司外,美国宝洁、德国西门子、日本丰田等近40家跨国公司也纷纷在中国西部省市投资设厂。截至1999年底,西部地区已成立了1500多家外资企业,投资总额约700亿美元,其中1999年后新增的企业就有300多家,投资总额有50多亿美元。

        西部,有多少税收优惠

        有位税务局长曾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同样一个项目,就拿新疆乌鲁木齐与上海相比,设在上海,不仅产品可以直接装船出口国外,而且设在浦东新区后在税收方面又能得很大一块优惠。如果设在乌鲁木齐,且不说自然条件如何,单是从上海到新疆的运费就会无形中大量增加企业成本,更不用说远不如上海的优惠税收政策了。作为以追求利润为最大目的的企业,你说他会把工厂设在新疆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新疆的税收优惠比上海要宽裕得多,他们也宁愿选择上海。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部地区没有过得硬的税收优惠,很难吸引企业投资落户。

        曾在青海生活了30多年的王先生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与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税收优惠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欠账。且不提沿海开放地区的良好投资环境,单就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西部地区多年来都无法与之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些无疑严重限制了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尤其是吸引外商投资)工作的开展。另外,在西部地区现行的大多数税收优惠政策中,应该说都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全国其他地区也都可以享受的政策,如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及一些地方小税种的优惠等,在西部地区,还很少有一些他们能单独享受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

     从事有关西部研究的一位专家如数家珍地述说道:

        自1999年初中央明确提出要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后,有关部门先后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对外贸易方面,国务院在1999年9月下发的文件中指出,将进一步放宽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领域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条件,对中西部地区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商持股比例限制也将放宽。

        在税收优惠方面,对设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3年内,可以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再投资的项目,凡外资比例达到25%以上的,均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允许沿海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承包经营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利用外资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目录,在报经国家批准后,目录内项目可享受《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项目政策,其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技术、配件、备件,按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他还旁征博引地说,西部地区的金融、保险、电信等十多个外商投资领域也将放宽,国家还将允许西部省份或省会城市选择一个已建成的开发区,申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西部地区从1999年开始将同样享受原来对东部地区实行的外商投资企业从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按国务院的有关要求起草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据说是"力度很大".具体内容估计不久就可见分晓。

        谁的责任重大

       长年奋战在西部税收工作第一线的税官们又是如何看待西部大开发这一跨世纪的良好机遇呢?"西部大开发,我们提出的是'一个观念和三项服务'."四川省国税局局长王力说,"一个观念"是指要树立自觉服从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观念,即不仅要抓税收收入,而且要充分重视实现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从基层税收部门的角度讲,我们认为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应该体现在对全体纳税人的服务上。具体讲是"三项服务",即政策服务、管理服务和工作服务。政策服务就要把国家对西部地区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从而使更多的行业和企业受惠。管理服务则要求税务部门公平公正执法,文明高效办税,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四川来。工作服务要求我们做好日常征管工作,重点是抓好与纳税人直接见面的"办税服务厅",让众多投资者看到税收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从而增强在四川投资的信心和决心。王力还认为,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优惠虽然重要,但关键在于落实,因此税务部门任务繁重。

        青海省国税局局长权芳楼认为,西部大开发,政策优惠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个相关政策的配套问题。从税收政策角度讲,有些政策出台目的本来是好的,但由于税收政策的执行往往是与财政金融政策有一定必然联系的,如果相关政策不配套,有时往往会影响和抵消税收政策的作用和效果。权芳楼因此提出,国家此次出台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时,应该考虑到各种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套问题,以达到政策优惠应有的效果。"西部大开发,西藏国税部门应当发挥作用,而且能够发挥作用。"西藏自治区国税局局长次诺满怀信心。次诺局长认为,作为面积占全国八分之一的西藏自治区,由于自治区政府单纯享有除增值税以外的全部税种减免权,因此税务部门应该比其他一些地区更好地实现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次诺局长对记者讲,如何当好自治区委自治区政府的参谋助手,为西藏开发提出合情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方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投资,正当时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发展趋势,不少专家学者都预言:西部的一个新的建设高潮即将到来。果真会如此吗?

        众所周知,开发就是要多上有前途的项目,上项目就需要资金,资金又从何而来呢?来自政府投资?受国家财力限制,且不说数量不会很大,而且中央政府财力也十分有限,其投资将主要限于西部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投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西部大开发的主要资金将主要来自于外资、企业投资和民间投资。问题是,这些资金愿意投向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西部吗?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区域学家邓鸿勋对此持的观点是,西部地区要想赢得众多投资者的青睐,除了关键在于改善投资环境和争取更优惠的政策外,还有一点就是要更加注重自身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西部一些地区曾有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很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改革发展的开拓意识不够。国家此次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广大地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更多的是对西部地区思想观念的一次严峻挑战,如果西部一些地区不是彻底转变观念,西部地区的开发很难顺利启动,吸引投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观念转变了,加上日益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惠的政策,就能吸引资金到西部来。

        观念确实重要,优惠政策的实惠也确实必不可少。刚刚与西宁市签订6000万元建设高新技术一条街协议的福建客商范玉明对此深有感触:"以前老担心西部地区的领导观念旧,很难办成一件事。但这回我们到青海来却不是这样,应该说我们对西部地区的了解还不够,只有真正接触后,才能体会到西部地区党委政府对投资者求贤若渴的态度。"范老板在开业典礼上承诺,他将再追加投资2000万元。

        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您不信,那么就请到西部地区走一走,看一看,然后再作定夺。